【膝蓋痛】不是【退化性膝關節炎】還包括多種症狀:髕腱炎、膝關節襞發炎、痛風性關節炎…等症狀。膝關節是最大關節, 35歲膝蓋開始老化,也是癌症的好發期,40歲是健康開始走下坡,稍年長膝關節感到疼痛,往往帶來極大的痛苦和行動不方便。 膝關節交界處,骨頭上覆蓋一層軟骨,由膠原纖維軟骨細胞和Proteoglycans及水所構成。
◎退化性膝關節炎隨老化逐漸惡化,膝蓋用久了,膝關節軟骨磨損,潤滑變少,造成膝關節疼痛、腫脹無力、蹲站困難。發生在50歲之後,女性較為嚴重。
發生的原因:1.過度工作2.肥胖3.個人體質4.年老5膝.關節受傷有關。發生在膝關節內側,開始肌肉緊張,活動困難。嚴重造成膝關節內彎,呈O型腿。上、下樓感到疼痛,走路、起身都困難。
藥物治療
1.先照X光,X光上有一點骨刺,這是退化性關節炎。先開消炎止痛藥。
2.口服葡萄醣氨:是人體合成的重要成份之一,隨著年歲增長,不夠使用。由蟹殼、蝦殼萃取。可修復損傷軟骨、減輕磨損、抑制關節炎惡化。
3.注射玻尿酸:新鮮雞冠提鍊。可包覆、潤滑關節表層,並滲入深層,抑制軟骨退化,改善關節靈活度,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。一個療程注射五次,每星期一次,效果可維持半年,延緩人工膝關節的時間。
膝蓋痛可區分為:髕腱炎、鵝掌肌腱炎、膝關節襞發炎、痛風性關節炎…等症狀。
◎髕腱炎:疼痛在膝蓋骨下方,按壓會感到酸痛,病人蹲下去站不起來,工作久站、運動員常跑跳,髕腱炎又稱「跳躍膝」。
◎鵝掌肌腱炎:在膝關節內側,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,退化性關節炎:注射玻尿酸疼痛會緩解,如小腿仍疼痛,就是合併肌腱所致。治療:在疼痛處注射低劑量類固醇,無副作用可改善症狀。
◎膝關節襞發炎:疼痛出現在膝關節內側,膝關節活動時會感到「喀」一聲,偶會疼痛甚至積水,可吃消炎止痛藥、復健、注射類固醇可用關節內視鏡手術治療。
◎痛風性關節炎:血中尿酸濃度過高的人,常會有痛風發生,發生在大腳趾、腳踝。關節炎一早起來,關節紅腫、積水、疼痛。沒受傷但非常劇重。
◎膝內側大腿骨遠端疼痛,晚上睡覺更痛,膝關節中風(膝關節壞死)年輕病人則用軟骨移植手術治療,年紀大取代壞死部分。預防重於治療,透過正確的運動方式來減輕膝蓋痛(退化性膝關節炎)
1.預防性的體操如瑜珈、.游泳池走路、韻律舞。如果發炎嚴重,減少上、下樓、爬山或跑步等劇烈運動。
2.盡量不要依賴止痛藥,採,復健、按摩、針灸、泡澡、泡湯…等。
3.減肥:體重過重造成膝關節負擔,三餐一定要吃,忌吃點心、太油、太鹹、太甜的食物。晚上八點不要進食 。
4.骨質疏鬆症: 常發生更年期婦女,骨密度使背骨變形,導致膝關節疼痛。
5.散步、晒太陽。多補充鈣、維它命B、K。
6.定期鍛鍊肌肉,加強血循順暢,調整膝關節機能。
7.因年老退化關節炎,嚴重者多休養。高齡者手腳神經痛刺痛、灼痛,幾分鐘劇痛就消失,與神經末梢有密切關係。採止痛劑、物理治療及神經阻斷療法。
*復健治療方法重點:
A物理治療法:
◎.熱療,深部(短波、超音波)淺層(熱敷包、水療、紅外線)鬆弛肌肉、增進組織循環、減輕疼痛。
◎低能量電的刺激,是一種安全治療,忘掉疼痛感。
◎向量干擾波,刺激深層肌肉,鬆弛膝蓋肌肉,減輕痛。
B膝關節復健運動治療:
1.平躺,膝蓋下放枕頭,將小腿抬高,膝蓋打直。讀秒放下每次15~20回,每天兩次,*睡覺切勿在膝下墊毛巾,可能會造成膝關節畸型
2.地板平坐,兩腿伸直,足趾往前屈伸,大腿肌肉用力,維持此姿勢。讀秒5秒,然後放鬆。
3.平躺,兩腿伸直,抬腿離地面5~8公分,左右交替抬腿。讀秒5秒再放下。
4.正坐(椅子、床邊)腿打直,膝蓋伸直, 讀秒5秒做再放下。
預防重於治療,初期經過復健醫師指導適當的保健,勤做復健操,配合藥物可達到效果。後期要做膝關節鏡或更換人工膝關節才可獲得改善。膝蓋如果不舒服時,應儘快就醫,儘早治療,以免膝退化關節炎持續惡化。